TiddlyWiki1,内容翻译很全,几乎照搬官方网站] 作为我曾经浏览过的收集知识的工具(不像很多人把它当作学习笔记,比如 RoamResearch2)。并不能称为我的知识管理系统。老实说我所做的事没有那么高级,所以不会在文章提及一些高级技巧(如卡片盒笔记法3),在这篇文章里我只写一件事情——关于我选择 TiddlyWiki 以及收集知识这一块的思考。

TiddlyWiki 之所以坚持这么久,其中重要原因肯定有社区模式的加持,在社区模式维护下的这开源项目一直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,如瑞士军刀般功能强大且拥有着丰富的插件及扩展性。正好符合我的需求,我也不用担心它的发展或现有功能满足不了我了,知名度在国内也不用说。连什么火就搬什么的哔哩哔哩都出现了它的身影,不过我始终不明白,明明前几年就有人提到(最早可追溯到 2007 年),而且语言早就有中文,为什么到近几年才在国内慢慢火起来。 我想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国内有关它的中文教程很少,正因为 TiddlyWiki 的复杂,所以很难写全攻略。 关于如何使用 TiddlyiWiki,我也不会再重复别人的话了。我就简单描述一下我的需求,我以前在互联网上找信息时往往是找到后要么就保存到收藏夹,要么看一眼就没了,所以再去找时我就得:

  • 点开收藏夹,然后一个个看哪个是我需要的
  • 完全不记得,只好查找历史记录或重新搜索

看,多么不必要的过程,如果一开始就整理好的话就不会浪费时间了。 而在现有条件下,我完全可以搭建一个知识收集系统——与一般的素材收集插件/软件不同,我的目标是一个可检索的「剪贴报」,所以我选择了 TiddlyWiki。 在我的印象里,TiddlyWiki 最适合不过做这种事了。第一,免费、开源,本地化极好,对我来说这些是必须的;第二,离线使用,全平台,本身是一个 html 文件,自己就是一个客户端,有浏览器就能看;第三,能力强,管理知识很适合,健康的发展模式不会担心它暴毙,生命力就像是 Wordpress 一样。 于是,我终于开始了系统的知识整理,把知识变成自己的,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

  1. 搜集4信息
  2. 整理信息,剔除无用内容
  3. 分类信息,打上标签

这样再去检索时就有了更高的效率,自己整理的又便于自己理解,很方便。

本来我写了一千多字稿子想修改时发现没了……只剩一张了……所以只好重写,内容也精简很多


  1. 若想了解,推荐繁体中文网站 TiddlyWiki 舞 ↩︎

  2. 想用但没有钱来购买 RoamResearch,可以看一下 Tiddlywiki 的变种 tiddlyroam ↩︎

  3. How to take smart notes,方法及工具 ↩︎

  4. 词典辨析:「搜集」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(不易得到的东西)。「收集」指使聚集在一块。 ↩︎